當前位置 : 中國機器人峰會 >> 大會新聞
發布時間:2024-07-29發布人:中國機器人峰會
眼下,BAT等科技大廠如航海者尋覓新大陸般,在具身智能這片充滿未知與機遇的海域上,各自掌舵著創新的航向。
如百度不僅參投了智元機器人、有鹿機器人,還與優必選展開合作,共同探索AI大模型與人形機器人的結合應用。
騰訊在加持優必選、樂聚機器人之外,還成立主攻移動、靈巧操作和智能體三大機器人核心通用技術研究與應用的Robotics X實驗室。
美團則選擇押注銀河通用,這也是今年以來最大一筆天使輪融資,并助力宇樹科技近10億元的B2輪融資,榮登國內人形機器人融資榜單的首位。
而在這股浪潮中,阿里亦不甘落后,已果斷落子,邁出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第一步。
今年5月,深圳逐際動力科技有限公司(下文簡稱“逐際動力”)收獲來自阿里巴巴關聯企業杭州灝月的戰略注資。
工商登記信息顯示,杭州灝月持股比例達到18.7797%,認繳出資36.3232萬元。
7月15日,逐際動力再度迎來了新一輪的資本青睞。
兩個月內完成A輪
此輪戰略融資,領投方為招商局創投、上汽集團旗下私募股權投資平臺尚頎資本,知名投資機構兼老股東峰瑞資本、綠洲資本和明勢資本繼續重磅加持。
在短短兩個月內,逐際動力A輪戰略融資正式完成。
其目標是在通用人形機器人的AI時代,找到匹配的戰略性產業資源和應用場景,在利用多模態大模型加速通用人形機器人技術突破的同時,推動相關技術在真實場景中進行驗證和迭代,從前沿技術探索升級為商業化落地實踐,為通用人形機器人多場景的商業化應用打下技術和產業基礎。
除了受到上述六家資本的押注外,這家通用足式機器人公司還于去年10月完成天使輪和Pre-A輪融資,總金額近2億元。
其中,天使輪獲得數家頂級風險投資機構聯合出手,包括峰瑞資本、智數資本、明勢資本和昆仲資本;Pre-A輪領投為綠洲資本,參投方為聯想創投。
在國有資本與產業巨擘的投資者行列里,不乏機器人風險投資領域的??汀?/span>
比如招商局創投是招商局集團旗下創投基金,連同后者旗下的其他投資基金,它們的身影頻繁出現在對穩石機器人、小遠機器人、深度智控、威孚智感等一系列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投資名單中。
與此同時,聯想創投也在機器人領域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其投資版圖中包括了曠視科技與星動紀元等企業。
通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頭部創業公司
逐際動力總部坐落我國機器人產業先發地深圳。
無論是工業機器人,還是非工業機器人領域,深圳均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成為擁有較全品類非工業機器人的城市。
憑借雄厚的基礎,這座創新之城以市場為需求,正在大力推進“機器人+”應用落地,讓具身智能各行各業中展現千面。
背靠這座創新務實城市,逐際動力成立于2022年,專注于先進軟硬件的研發制造,是通用人形機器人領域的頭部創業公司。
自成立之日起,逐際動力雙管齊下,既大膽探索技術邊界,又在技術與應用場景相交匯的地帶,尋找適合的市場。
無論是四輪足機器人W1,還是雙足機器人P1,亦或是人形機器人CL-1,逐際動力十分注重商業化和產品化,落地應用聚焦在智能制造、工業巡檢、物流配送、特種作業、家庭服務等B2B和B2C領域。
本輪融資中,三家為來自產業的領投方,覆蓋AI、汽車制造、物流和城市綜合服務等多個戰略性應用場景。
這些優勢將幫助逐際動力深入場景、理解場景,在場景中積累扎實的經驗,推動具身智能技術落地。
立足于通用人形機器人時代的風口,人形機器人的核心競爭力在于能靈活應對與融入多樣的現實場景。
任何高精尖的技術若無法落地生根,便如空中樓閣,缺乏實質意義。
正如優必選的Walker S在蔚來汽車工廠中展現出的工業潛力;海爾與樂聚合作推出的國內首款家用服務型人形機器人所預示的家庭服務趨勢;以及“青龍”——國內首款全尺寸開源通用人形機器人的問世??梢?,人形機器人正逐步從概念走向現實,成為連接科技與生活的橋梁。
而逐際動力正致力于機器人的顛覆式創新,實現通用機器人的廣泛應用,以極致的技術和產品打破人與機器人的邊界,重新定義人類的勞動模式。
產學結碩果
除了對場景深度挖掘的戰略思維,逐際動力能在通用人形機器人與AI融合領域持續領跑,還得益于其背后實力雄厚的團隊支持。
創始人張巍,身為俄亥俄州立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終身教授、南方科技大學的長聘教授,以其深厚的學術背景與產業洞察力,引領著逐際動力的方向。
在張巍的帶領下,逐際動力集結了一群在機器人領域擁有十數年的學術研究和產學研的豐富經驗的專家,組成了核心團隊。在這團隊中,人均畢業于國內外一流學府,其中不乏大學伯克利分校、俄亥俄州立大學、香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浙江大學等。
目前,該公司研發人員占比80%,在國際頂刊和會議上發布高水平論文130+。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11月,逐際動力還聘請了前文遠知行COO張力任其聯合創始人兼COO,以及香港大學長聘副教授、機器學習與機器人領域的領軍人物潘佳博士為其首席科學家。
這無疑是學術與產業“聯姻”的成果。
依托于強大的科研實力,逐際動力擁有全自研的人形機器人軟硬件核心技術,重點關注LLM(大語言模型)、Spatial Intelligence(空間智能)、Motion Intelligence(運動智能)等三大技術在人形機器人上的有機融合,以釋放其最大的潛能。
接下來,逐際動力將重點推進人形機器人運動智能的基礎模型(Foundation Model for Humanoid Motion Intelligence)的建立。
寫在最后